|
|
|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旅游景点 > 普定县仙马苗族村寨

普定县仙马苗族村寨

关键词:仙马苗族村寨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普定信息港
  • 电 话:
  • 网 址:http://
  • 感谢 xuchangsong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3649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仙马是一个苗族村寨,躲藏在贵州省安顺市普定县猴场苗族仡佬族乡的大山深处,海拔在1600米至1800米之间。仙马村地处黔中普定东北面,由6个自然村寨组成,有耕地面积980亩,但98%属旱地,主种玉米、马铃薯,产业结构单一;由于仙马村气温相对较低,土地贫瘠,坡地多,平地少,农作物产量低,高山上的苗家人民大多生活在贫困之中。但仙马村苗家人纯朴、善良、友爱、勤劳的民风民情,赢得了普遍的尊敬和外界的关注。仙马村居住着289户1050位苗族人民,1050人,这比起全国苗族人口739万的数字真是微不足道,但她有百年的文明历史,有多姿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有等待开拓的发展资源,她体现着云贵高原上一个小小的苗族村寨百年发展、百年变迁的实况,这是庞大苗民族中百年实录的缩影。
    
     宗教信仰伴随仙马村的百年文明
    
     仙马村苗族人民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3)开始接受基督教的福音,仙马教堂始建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该教堂是安顺市建立较早,历史久、规模大的宗教胜地。每周一次的礼拜,每年一次的圣诞节,都会有众多信徒远道而来,参加祈祷,读诵《圣经》,唱赞美诗,用自己的虔诚来祈祷上帝赐予人间的福音。善良、朴实的苗族人民在贫穷的挣扎中,苦难的洗礼中找到了精神寄托。他们相信神灵,相信上帝,在一次次的膜拜和祈祷中等待幸福生活的来临。仙马村的苗族,有一半以上信仰基督教,这恐怕是贵州苗族同胞中特有的现象。虽然信仰基督是虚糊的,但教义中有一日三省的教条却无形中在扶持着仙马人民的精神进化:“请你在安静中审查自己,看你在下列罪恶中犯过哪几条?你浪费过粮食吗?你糟蹋过财物吗?你所住所用所穿所吃,以及所陈设的家具田产财物、金钱来路皆是正当的吗?”这简单的几句话,远远不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洋洋洒洒的相关文字,而在仙马则不同,短短几行一日三省的教条,就让他们于浮躁的尘世中变得平和、善良、宽容和乐于劳作。在仙马村,没有偷牛盗马,没有吃喝嫖赌,没有男盗女娼,没有超生偷生违反计划生育,没有杀人放火。他们有了自己的法则,固守着洁净的灵魂,被贵州省安顺市青年作家张麟给予“上帝的村庄”的美称。
    
     无论天晴下雨,无论农忙农闲,每逢礼拜天,仙马的苗族信徒们都会从四面八方延着盘山水路,走上1至5里不等的山路,爬到高山上的仙马教堂做礼拜。如果有信教的青年男女结婚,便到教堂里举行别致的婚礼。婚礼过程复杂而有特色,既有西方教堂的礼节,也有苗族风俗的细节,可谓土洋结合,雅俗共赏。也就在这教堂文化与仙马苗族传统文化1个世纪以来的碰撞与交融中,形成了今天独特的仙马苗族文化。可谓创造了仙马村的百年文明。
    
     仙马的服饰是“穿在身上的史书”
    
     走进仙马苗家,尚存不多的原始织布机。忙完一天的农活,喂完猪吃完饭后,苗族妇女们便聚到织布机旁,一根线一根线地在机子上穿梭,自己栽的麻、自己纺的麻线,就这样一根根地织成大小不一的麻布。在麻布上利用传统的蜡染方法,染制上各种美丽的花纹,就可做成美丽的苗族盛装,这些花纹不是凭空想象,上面的图案有的表示黄河,有的表示长江,有的表示田园,有的表示村庄。就这些图案组成的外衣,穿在苗族人民的背上,记录着苗族人民的迁徙过程,记载着这支民族的兴衰、发展和美好的向往。仙马村苗族的民族服饰曾被研究少数民族的专家誉为“穿在身上的史书”。
    
     而苗家的刺绣,内容就丰富得多,自由得多。刺绣和苗家山歌一样,以不同的方式表达爱情。除了花鸟鱼虫一切美好的东西表达了美好生活的向往,苗族姑娘还会把“爱情万岁”、“青春常在”等文字绣在图案中,装饰在口袋、围腰等用品上,以表达对美好生活、美好爱情的热爱。若是苗族女青年专门自己绣出某种小饰物赠给心爱的男子,更是精心设计,以众不同,表达独特的爱意。
    
     身着别致的民族盛装时苗族青年男女,就是要寻找爱情的激动时刻。他们白天碍于人多,可一到晚上,便四处打着唿哨,青年男女便相约在花树下唱歌,男人一首,女人一首对唱着情歌。唱着唱着有成双成对的男女便悄悄拉着手走进黑暗的某个树林,编织着他们的爱情故事去了。所以身着别致的民族盛装的时候,多半是为了找对象。苗家人的父母不干涉儿女婚事,有的甚至等女儿私定终身时父母才知道女婿是谁。八月的跳花,正是谷子扬花的季节。自然,在跳花的过程中,难免也就跳响了串串的爱情风铃。
    
     苗家人的食物,特别是腊肉、血豆腐等土特产,与屯堡人相似,其它的饮食习惯由于与汉族的相融,便与汉族的习惯是差不多的。
    
     民族民间文化的繁荣使仙马苗族声名鹊起

 

   仙马村民族合唱团是这里的一块招牌。仙马苗族人民爱唱歌,男女老少都爱,识字不识字的都唱。唱歌是他们的精神食粮。田边地头、树林中、山路上,有苗族同胞的地方就有歌声,正如山上有树的地方就有鸟叫一样。100年以来,自从仙马村开始传入基督教以来,他们就以唱赞美诗的方式来引领歌声的传播和繁荣。仙马教堂里有一支唱赞美诗的专门队伍,他们穿上民族的盛装,站到教堂上醒目的“神爱世人”几个大字之下,她们就是圣者。脱下服装,走出教堂,回到锅边火边,回到水沟边,她们就是普通的农妇,普通的少女,普通的农民。教堂赞美诗的发音是西式发音即美声发音,采用的歌谱是五线谱,演绎的方法是四声部无伴奏合唱。就这样的一个唱诗班,影响着整个仙马苗族的歌。2001年,仙马村委会在唱诗班的基础上,抽选了部分“歌手”,就组成了“仙马村百灵鸟合唱团”,代表猴场乡参加普定县庆祝建党80周年合唱比赛,自此,仙马村有个合唱团的消息迅速传开了。2002年,仙马村又将合唱团改为“仙马村农民合唱团”,农民合唱团第一次亮相是在2002年普定县迎接贵州省政府验收团“两基”文艺汇演的舞台上。这次亮相后,其独特的无伴奏四声部合唱,便受到有关专家的关注和社会的欢迎:2003年8月,仙马村农民合唱团参加普定县“黔冠杯”全国书画大赛颁奖文艺汇演;同年12月,参加安顺市“唱响黄果树”迎新年合唱比赛,获优秀奖;2004年,首届“中国贵州·安顺黄果树瀑布节”唱山祭水活动中,仙马农民合唱团亮相黄果树;2005年,仙马苗族组合参加“多彩贵州”歌唱大赛,以普定县和 安顺市民间唱法第一名的好成绩闯入省级比赛。市内外专家到仙马进行指点;贵州电视台《发现贵州》栏目组两此到仙马对合唱团进行专题摄制;中国民族民间文化研究会、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促进会两次到仙马村考察;贵州日报社文艺部记者段丽娜两次到仙马,请有关专家对农民合唱团进行专业指导……仙马村农民合唱团沸腾了。中央党校领导和外国朋友的来访、考究,对农民合唱团的高度赞赏,更是给这支苗族歌者们以百信的信心。仙马苗族精神之光,将在这支合唱队伍中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射弩是这里传统的体育运动,是源于祖先们为了生存和防卫而猎杀野兽的一种方式,尽管现在已严禁捕杀野生动物,但这项运动还是传承了下来,仙马村苗族青年李贵福、王献美、张有敏等就是射弩名将,就是这项运动的重要角色。李贵福凭着一支弩,多次参加省市各级的体育盛会。1994年6月,在贵州省第四届少数民族运动会中,李贵福、王献美夫妇代表安顺地区参赛,取得1银2铜的好成绩。2002年10月,贵州省第五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召开,李贵福取得了男子全能桂冠的优异成绩,并被组委会授予体育首先风尚奖,此次比赛,他共获得了2金2银1铜的好成绩。李贵福两次参加了全国民运会。2003年9月,李贵福代表贵州省参加在宁夏银川举行的全国第七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名列土弩类第二名。为了让民族体育事业发扬光大,市体委、市、县民宗局投入了人力物力,在普定县仙马村建起了苗族射驽基地。
    
     仙马苗族的多姿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闪耀着生存的意义和人性的光辉,是仙马苗族精神文明的精髓所在,灵魂所在,希望所在。这是上帝留在大山深处的一个奇迹。

 

免责声明:
    本网发布的信息内容如无意中侵犯了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信或来电告之,本网站将予以删除。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010-61744288 传真:010-61744588 邮箱:union#ccoo.cn
地址:北京昌平区北七家宏福11号院创意空间305-308 邮编:
Copyright © 2004-2024 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id":"10"}'>